蟠松引
何年风雨拔老湫,乾卧千岁长黄虬。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烧其瘤。
卒然一见势欲攫,况可手扪双角鯄。悬知根受元气大,跁跒力争崖石碍。
樛枝互错横铁□,弓纽□张攲羽盖。低无玄鹤寄巢居,幽有苍夔出光怪。
故人语似灵岩山,卧云之树同屈蟠。身横百围容客踞,声入半空生昼寒。
毕宏韦偃世无有,画史掉首应嗟难。彼当为甲此为乙,造化偏钟两奇崛。
爱之欲□重摩挲,图赞还须怪魁笔。君不见龙门寺千丈。
齐耸巃嵷荫白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蟠松:盘曲的松树。
- 老湫:深潭。
- 乾卧:干枯地躺着。
- 黄虬:黄色的龙,比喻蟠松。
- 垂胡:下垂的胡须,比喻松树的枝条。
- 磥碨:堆积的样子。
- 髯怒磔:比喻松枝像愤怒的胡须一样张开。
- 瘤:树瘤,树干上的突起。
- 卒然:突然。
- 攫:抓取。
- 手扪:用手触摸。
- 双角鯄:比喻松树的枝条像双角一样。
- 悬知:料想。
- 元气:生命力。
- 跁跒:形容树根盘曲。
- 力争:努力攀附。
- 樛枝:弯曲的树枝。
- 横铁□:比喻树枝像横放的铁一样坚硬。
- 弓纽□张:比喻树枝像弓一样弯曲。
- 攲羽盖:倾斜的伞盖,比喻树冠。
- 玄鹤:黑色的鹤。
- 苍夔:传说中的山林神兽。
- 灵岩山:山名,此处指山中的松树。
- 卧云之树:比喻松树高耸入云。
- 毕宏韦偃:古代著名的画家。
- 图赞:画作的赞颂。
- 龙门寺:寺庙名。
- 齐耸巃嵷:高耸的样子。
- 荫白日:遮蔽阳光。
翻译
何年何月的风雨将这棵老松树从深潭中拔起,它干枯地躺着,已有千年之久,如同一条黄色的龙。松枝下垂堆积,像愤怒的胡须一样张开,雷火都不敢烧毁它的树瘤。突然看到它,感觉它势不可挡,仿佛可以伸手触摸到它的双角。料想它的根系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树根盘曲,努力攀附在崖石上。弯曲的树枝相互交错,像横放的铁一样坚硬,树枝像弓一样弯曲,树冠倾斜如同伞盖。没有黑色的鹤在这里寄居,但在幽暗中,有苍夔这样的神兽发出奇异的光芒。
故人说这棵松树像灵岩山上的树,高耸入云,树身宽大,足以让人坐下,声音响彻半空,即使在白天也让人感到寒意。毕宏和韦偃这样的画家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是画师也会摇头叹息,难以描绘。这棵松树和灵岩山的树各有千秋,造化似乎特别钟爱这两种奇特的景象。我喜爱它,想要用手重重地摩挲,还需要一位奇特的笔来为它作画赞颂。你没看见龙门寺的那棵千丈高的松树,它高耸入云,遮蔽了阳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而奇特的蟠松,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神秘。诗人通过对松树形态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乾卧千岁长黄虬”等句,以龙喻松,形象生动,而“雷火不敢烧其瘤”则赋予了松树以超自然的神秘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