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辟地城南友人单孟年项希周相过分韵三首各次之枫字韵
贵游不垂堂,金屋春融融。
饫知膏粱味,鄙我田舍翁。
凌晨转泥坂,薄暮披榛丛。
种秫秋可酿,浇此磊磈胸。
但忧贷二税,讵知有三公。
夜归藩落内,晓入州县中。
徵求苦给给,奔走常忡忡。
风尘翳白日,江汉号悲风。
中原戈甲满,晚岁霜露浓。
贵游厌膏梁,谁复怀宸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辟地:开辟土地,指迁居。
- 垂堂:指高贵的居所。
- 金屋: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 膏粱:指美味的食物。
- 田舍翁:指农夫。
- 泥坂:泥泞的山坡。
- 榛丛:灌木丛。
- 秫:一种谷物,可以酿酒。
- 磊磈胸:形容心中积郁不平。
- 贷二税:指借贷以缴纳国家的两种税收。
- 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尉、司徒、司空,这里泛指高官。
- 藩落:指边远地区。
- 州县:指地方行政区域。
- 给给:形容急迫。
- 忡忡:形容忧虑不安。
- 翳:遮蔽。
- 宸枫:指皇宫中的枫树,这里象征皇帝。
翻译
我迁居到城南,朋友单孟年和项希周来访,我们分别用韵写了三首诗,各自和了“枫”字的韵。那些富贵人家住在高贵的居所,金屋里春意融融。他们饱尝美味的食物,而我这个农夫却鄙视这些。凌晨我翻过泥泞的山坡,傍晚时穿过灌木丛。我种的谷物秋天可以酿酒,用来浇灌我心中积郁的不平。我只担心借贷来缴纳国家的税收,哪里知道高官们的世界。夜晚我回到边远地区,早上又进入州县之中。征收的税赋让我感到急迫,奔走中总是忧虑不安。风尘遮蔽了白日,江汉之间悲风呼啸。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晚年的霜露更加浓重。那些富贵人家已经厌倦了美味的食物,谁还会怀念皇宫中的枫树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富贵人家与农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战乱频发的忧虑。诗中,“贵游不垂堂,金屋春融融”与“凌晨转泥坂,薄暮披榛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农夫的艰辛生活。后文通过对税收、战乱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矛盾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