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 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ù):踢,踏。
  • (něi):饥饿。

翻译

早晨醒来,我因多梦而感到厌烦,于是拉开窗帘,外面的天色还未完全明亮,显得有些迷蒙。寒冷的鹤依偎在门边站立,饥饿的猿猴靠近厨房发出啼叫。踏在石头上,泉水在屋下鸣响,吞吐的烟雾使得树木和堤岸若隐若现。这样的乡村生活真是令人欢喜,到处都是可以作为诗题的景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晨的朦胧、动物的姿态以及自然的声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