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归隐田园著称。
- 疏懒:懒散,不勤快。
- 谩自:空自,徒然。
- 题诗:写诗。
- 责五男:责备自己的五个儿子。陶渊明有《责子》诗,表达对儿子们的不满。
- 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典出《汉书·董仲舒传》。
- 盘桓:徘徊,逗留。
- 馀乐:剩余的乐趣。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古代隐士常戴。
- 牢裹:紧紧地包裹。
- 弃缨簪:抛弃了官帽上的缨子和簪子,象征放弃官职。
翻译
陶渊明归隐后变得懒散,空自写诗责备自己的五个儿子。 在隐居的小径上徘徊,有着无尽的乐趣,用葛巾紧紧包裹着头,抛弃了官帽上的缨子和簪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态。诗中,“渊明归隐成疏懒”一句,既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懒散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谩自题诗责五男”则进一步以陶渊明的诗作为媒介,展现了他对儿子们的期望与失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三径盘桓有馀乐,葛巾牢裹弃缨簪”则通过具体的隐居生活场景,表现了陶渊明在自然中的自在与快乐,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彻底放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