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莫年:晚年。
- 卜:选择。
- 岂意:哪里想到。
- 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 旅次:旅途中的临时住所。
- 人事:世间的事情。
- 忧端:忧愁的思绪。
- 山林茅屋:指隐居的生活环境。
- 三生: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里泛指长久。
- 风雨毡裘:风雨中的毛皮衣服,形容生活艰辛。
- 六月寒:六月本应是夏季,却感到寒冷,形容环境恶劣。
- 吾友:我的朋友。
- 挂吾冠:挂起官帽,指辞官归隐。
翻译
晚年时已经选择了田园生活,哪里想到还会唱起行路难的歌。 姑且与你在旅途中共饮一杯酒,世间的事情总是让人忧愁不已。 山林中的茅屋远离尘世,风雨中的毛皮衣服在六月也感到寒冷。 我的朋友应该住在这样的地方,而我老去后将在何处挂起我的官帽归隐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莫年已卜田园去”一句,表明了诗人晚年的选择,但“岂意犹歌行路难”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旅途中共饮和人事忧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朋友的隐居生活和自己的未来归宿,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冯秀才伯学以丹青小景山水求题 》 —— [ 元 ] 张翥
- 《 次倪元镇张伯雨锡山倡和之什 》 —— [ 元 ] 张翥
- 《 醉月堂为万声远作 》 —— [ 元 ] 张翥
- 《 会试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仆以汨于校文遂稽貂续仍韵见趣所考既就格辄缀四首录奉一笑 》 —— [ 元 ] 张翥
- 《 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 —— [ 元 ] 张翥
- 《 寄答莫维贤景行 》 —— [ 元 ] 张翥
- 《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 —— [ 元 ] 张翥
-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