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

· 张翥
解夏回天竺,寻真问石桥。 邻房留偈遍,归路载经遥。 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 题诗寄相忆,何处觅山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夏:佛教用语,指僧人结束夏季的闭关修行。
  • 天竺:古印度,此处指代佛教圣地。
  • 寻真:寻求真理或真谛。
  • 石桥:地名,可能指天台山中的石桥。
  • :佛教中的颂诗。
  • 归路:返回的路程。
  • 瀑壮:瀑布的壮观。
  • 悬雨:形容瀑布如雨般悬挂。
  • 江明:江水在月光下的明亮。
  • 明日上潮:指第二天早晨的潮水。
  • 相忆:相互思念。
  • 山寮:山中的小屋,此处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在夏季闭关结束后,我回到天竺,寻找真理于石桥。 邻近的房间里留下了许多佛教颂诗,归途中我带着经书远行。 瀑布在雨后的秋天显得格外壮观,江水在月光下闪耀,明日早晨潮水将至。 我题诗以寄思念之情,但何处能找到那隐居的山中小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结束夏季闭关后,前往天台山寻找真理的旅程。诗中通过“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双重追求。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