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为山村仇先生寿

· 张翥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几浮云。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日追游,时啸咏,任天真。 喜女嫁男婚今已毕。便束帛安车那肯出。无一事,挂闲身。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寸地:指心。
  • 七十四年春:指七十四岁的春天。
  • 世事几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如同浮云。
  • 躬行斋:亲自实践的斋戒。
  • 蒲团:一种坐垫,通常用于打坐。
  • 耆英社:老年英才的社团。
  • 酒杯频:频繁举杯饮酒。
  • 日追游:每天追随游玩。
  • 时啸咏:不时地吟咏歌唱。
  • 任天真:任由自然,不加修饰。
  • 喜女嫁男婚今已毕:高兴地看到女儿已嫁,儿子已婚,现在都已完成。
  • 便束帛安车那肯出:即使有华美的帛和安稳的车,也不愿外出。
  • 无一事,挂闲身:没有任何事情,身心闲适。
  • 西湖鸥鹭长为侣:西湖的鸥鹭常作伴。
  • 北山猿鹤莫移文:北山的猿鹤不要改变文雅。
  • 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希望每年都能有汤饼会,享受亲情之乐。

翻译

在心中,迎来了七十四岁的春天。世间的万事变化无常,如同浮云。在亲自实践的斋戒中,蒲团坐得稳稳当当,老年英才的社团里,酒杯频频举起。每天追随游玩,不时吟咏歌唱,任由自然,不加修饰。

高兴地看到女儿已嫁,儿子已婚,现在都已完成。即使有华美的帛和安稳的车,也不愿外出。没有任何事情,身心闲适。西湖的鸥鹭常作伴,北山的猿鹤不要改变文雅。希望每年都能有汤饼会,享受亲情之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七十四岁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方寸地,七十四年春”展现了老人的长寿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诗中“世事几浮云”一句,表达了老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后文则通过描述老人的日常生活,如在斋戒中的宁静、与耆英社友人的欢聚、对子女婚嫁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和亲情的向往,展现了老人的豁达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