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

· 陈镒
偶来听瀑此岩中,藜杕相随只两翁。 凉气着衣梧叶雨,秋香薰路桂花风。 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 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藜杕 (lí dì):指藜杖和杕杖,即藜木和杕木制成的手杖。
  • 白毫相:佛教中指佛的眉间白毫,象征佛的智慧和慈悲。
  • 赤鲩公 (chì huàn gōng):指红色的鲤鱼,鲩为鲤鱼的别称。

翻译

偶然来到这岩中听瀑布声,只有我和孙伯起两位老者,手持藜杖和杕杖相伴。凉爽的气息如同梧桐叶上的雨滴,轻轻落在衣襟上,秋天的香气随着桂花风飘散,薰香了小路。僧人在幽深的洞中礼拜佛的白毫相,清澈的潭水中,红色的鲤鱼悠然游动。坐得久了,林中的树影在石坛上摇曳,斜阳西下,我们踏着小桥东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老者在秋日山岩中的闲适游赏。诗中通过“藜杕相随”、“凉气着衣”、“秋香薰路”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恬淡。后两句“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斜阳归踏小桥东”则带有一种淡淡的离愁,表达了游人归途中的不舍与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