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珂: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人员敲击珂玉,以示威仪。
- 晓日:早晨的阳光。
- 凤楼:指皇宫中的楼阁。
- 玉册:古代帝王用于封爵或记功的玉制文书。
- 颁封:授予封号。
- 宠偏:特别的宠爱。
- 汉室河山:指汉朝的疆域。
- 盟十二:指古代诸侯国之间的盟约。
- 齐庭:指齐国的朝廷。
- 避三千:指避开众多的宾客。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 词人赋:指文人的诗赋。
- 东海:指东海地区,这里可能指齐国所在的地理位置。
- 宁誇:难道夸耀。
- 大国篇:指描述大国的文章或诗篇。
- 南游:指南巡,古代帝王巡视南方。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载史事和天文历法。
- 皇华:指皇帝的恩宠和荣耀。
- 羡当年:羡慕过去的时光。
翻译
在晨曦中,珂玉声响彻凤楼之前,你接受了玉册的封赐,得到了特别的宠爱。汉朝的河山见证了十二个盟约,而在齐国的朝廷中,你避开了众多的宾客。在上林苑,你或许会创作出文人的诗赋,而在东海之地,你难道还会夸耀大国的篇章吗?自古以来,南巡的太史记载了许多史事,而皇帝的恩宠和荣耀,更是让人羡慕过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余太史册封衡藩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荣耀与尊贵。诗中“鸣珂晓日凤楼前”一句,以晨曦和珂玉声为背景,烘托出册封仪式的庄严与隆重。后文通过对汉室河山、齐庭宾客等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余太史的地位和影响力。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余太史的赞美和对过去荣耀时光的怀念。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采莲曲 》 —— [ 明 ] 王弘诲
- 《 寄题木谷岭奇石补炼东南事有无,中天倚柱白云孤。端衣未下元章拜,纳履先占圯上符。 》 —— [ 明 ] 王弘诲
- 《 夏日同陈仁甫陈公望游净业寺 》 —— [ 明 ] 王弘诲
- 《 中秋忽得穆叔变报惊疑未信遣人再访述怀 》 —— [ 明 ] 王弘诲
- 《 群牛图 》 —— [ 明 ] 王弘诲
- 《 阳江环翠堂中留题四首 》 —— [ 明 ] 王弘诲
- 《 长安步月 》 —— [ 明 ] 王弘诲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