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兄文明精舍

山中习静意何如,懒散从人问卜居。 喜有书灯分四壁,不妨文史足三馀。 剑光夜静寒牛斗,瑶草春深辨鲁鱼。 方朔陆沉缘底癖,逢人应著答宾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习静:指在山中静心修养。
  • 懒散:随意,不拘小节。
  • 问卜居:询问卜卦以决定居住的地方。
  • 书灯分四壁:指书籍众多,四面墙壁都摆放着书。
  • 文史足三馀:指文学和历史知识丰富,足以满足闲暇之余的阅读。
  • 剑光夜静寒牛斗:形容剑光在夜晚显得格外寒冷,牛斗指的是星宿名。
  • 瑶草春深辨鲁鱼:瑶草指珍贵的草,鲁鱼指古代传说中的两种鱼,这里比喻分辨事物的能力。
  • 方朔:指东方朔,汉代文学家,以机智著称。
  • 陆沉:指隐居不问世事。
  • 答宾书:指回复宾客的书信。

翻译

山中静心修养,心意如何?随意地向人询问卜卦以决定居住之地。 欣喜于书籍众多,四面墙壁都摆放着书,文学和历史知识丰富,足以满足闲暇之余的阅读。 剑光在夜晚显得格外寒冷,牛斗星宿闪烁,瑶草在春深时分辨出鲁鱼,比喻分辨事物的能力。 像东方朔那样机智,隐居不问世事,遇到人时应该写回信给宾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静修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剑光夜静寒牛斗”和“瑶草春深辨鲁鱼”,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比东方朔的机智与自己的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