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少傅丘文庄公墓

故相勋名垂宇宙,荒郊残碣想遗芳。 疏松雷雨馀桢干,古屋尘埃自栋梁。 经济一编留汗简,斗山百代重岩廊。 斯文后死知谁是,通德衣冠集梓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悼念。
  • 少傅:古代官职,三公之一,辅佐太子。
  • 丘文庄公:指丘濬,明代文学家、政治家,谥号文庄。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残碣:残破的石碑。
  • 遗芳:留下的美好名声。
  • 疏松:松散的。
  • 雷雨:雷电和雨水。
  • 桢干:原指支撑房屋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撑或骨干。
  • 古屋:古老的房屋。
  • 尘埃:灰尘。
  • 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重要的支撑或骨干。
  • 经济:治理国家的能力。
  • 一编:一本书或文献。
  • 汗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比喻珍贵的文献。
  • 斗山:比喻高大的山,象征崇高。
  • 百代:很多代。
  • 岩廊:高大的走廊,比喻重要的位置。
  • 斯文:文化或文人。
  • 后死:后来的人。
  • 通德:普遍的道德。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比喻士人或文化。
  • 梓桑:指家乡。

翻译

我悼念少傅丘文庄公的墓,他的功勋和名声遍布天地间,荒凉的郊外,残破的石碑上还留有他的美好名声。松散的树木在雷雨之后依然挺立,古老的房屋虽然布满尘埃,但依然是支撑的栋梁。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智慧,留下了一本珍贵的文献,他的崇高地位和重要性,被很多代人所重视。后来的文人中,谁能继承他的文化,普遍的道德和士人的服饰,都聚集在他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对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丘濬的悼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荒郊残碣、疏松桢干、古屋栋梁等意象,表达了对丘濬不朽功勋和深远影响的敬仰。诗中“经济一编留汗简,斗山百代重岩廊”一句,既赞颂了丘濬的治国才能,又强调了他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结尾的“斯文后死知谁是,通德衣冠集梓桑”则寄寓了对后继有人的期望,以及对丘濬家乡文化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丘濬的敬仰之情。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