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理熊公时署儋耳

载酒堂前庆寿筵,风流刺史借坡仙。 持将制锦添尧衮,理却横琴助舜弦。 海甸梧桐瞻凤彩,春明乔木听莺迁。 如冈不浅邦人颂,为上南华第一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司理熊公时署儋耳:寿司理,即寿星,指熊公,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署,指任职。儋耳,地名,今海南儋州。
  • 风流刺史借坡仙:风流,指有才华而不拘小节。刺史,古代官职,相当于地方行政长官。借坡仙,可能指借用苏轼(号东坡居士,被尊称为坡仙)的诗文或风格。
  • 持将制锦添尧衮:持将,指掌握技艺。制锦,织造锦缎。添尧衮,增加帝王的服饰,比喻增加荣耀。
  • 理却横琴助舜弦:理却,整理。横琴,指弹琴。助舜弦,帮助舜帝的琴弦,比喻辅佐君王。
  • 海甸梧桐瞻凤彩:海甸,海边。梧桐,传说凤凰栖息的树。瞻凤彩,仰望凤凰的美丽。
  • 春明乔木听莺迁:春明,春天的明媚。乔木,高大的树木。听莺迁,听莺鸟的迁徙,指春天的生机。
  • 如冈不浅邦人颂:如冈,如同山冈,比喻稳固。不浅,深厚。邦人颂,国家人民赞颂。
  • 为上南华第一篇:为上,作为最上等的。南华,可能指南方的文化或文献。第一篇,指最杰出的作品。

翻译

在载酒堂前庆祝寿星熊公的寿宴,这位风流的地方长官仿佛借用了东坡居士的仙气。他掌握着织造锦缎的技艺,为帝王的服饰增添荣耀,整理琴弦,辅佐君王的政事。在海边的梧桐树下,我们仰望凤凰的美丽,春天的明媚中,高大的树木上莺鸟迁徙,生机勃勃。熊公的德行如同山冈般稳固,深受国家人民的赞颂,他的作品被誉为南方文化中最杰出的第一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寿宴的场景,赞美了熊公的才华与德行。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借坡仙”、“添尧衮”、“助舜弦”等,展现了熊公的文采与政治才能。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海甸梧桐”、“春明乔木”,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以“邦人颂”和“南华第一篇”作结,强调了熊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卓越地位。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