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竺寺:位于杭州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三竺:指天竺寺所在的三竺山。
- 山椒:山巅。
- 妙相:指观音菩萨的庄严形象。
- 绝世嚣:远离尘世的喧嚣。
- 祥鸟:吉祥的鸟。
- 丹鹫:红色的鹫,一种猛禽。
- 昙花:佛教中的一种花,象征短暂的美好。
- 白猿:白色的猿猴,常被描绘为佛教故事中的角色。
- 摩珠峰:天竺寺附近的山峰。
- 梵语:古印度的宗教语言,佛教经典常用。
- 江门:指江边的门,这里可能指寺庙的门。
- 隐听潮:静静地听潮水的声音。
- 六凿: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烦恼。
- 尘根:指人的感官和欲望。
- 香钵:僧人用的饭碗,这里象征修行生活。
- 金貂:指贵族的服饰,这里象征世俗的荣华。
翻译
天竺寺依山而建,观音菩萨的庄严形象远离尘世的喧嚣。吉祥的鸟儿似乎在窥视着红色的鹫飞翔,昙花旁白猿显得格外娇美。在摩珠峰顶晴朗的夜晚观赏月亮,静静地听江边门外的潮水声。六根的烦恼都被洗净,是否可以借助香钵来解下世俗的荣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天竺寺的宁静与庄严,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修行的向往。诗中“祥鸟拟窥丹鹫出,昙花偏傍白猿娇”等句,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宗教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神秘与超脱。结尾的“六凿尘根俱洗尽,可容香钵解金貂”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超越和对精神净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