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闻有荐予者儿子自公车书来微及出处一笑答之
君平昔弃世,归从此心卜。
采药北山阿,诛茅南涧曲。
事佛始解勤,爱书亦不读。
昔者甘白简,今何叨荐牍。
纵令借作眉,岂堪下同目。
汝意或鸡肋,吾事已蛇足。
终入壶公壶,长伴鹿门鹿。
以此无竞心,塞汝有窍欲。
尚愧未忘言,何如坦其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君平:指古代隐士,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己。
- 弃世:抛弃世俗生活。
- 北山阿:北山的山坳。
- 诛茅:割除茅草,指隐居清理居住环境。
- 南涧曲:南涧的弯曲处。
- 白简:古代官员上奏的文书。
- 荐牍:推荐信。
-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
- 蛇足:比喻多余无用的事物。
- 壶公壶:传说中的仙人壶公的壶,比喻隐居之地。
- 鹿门鹿:指隐士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山。
- 无竞心:没有竞争的心思。
- 有窍欲:有欲望的心思。
- 坦其腹:比喻心胸开阔,无所隐藏。
翻译
我过去抛弃了世俗生活,回归到内心深处去寻求答案。在北山的山坳里采集草药,在南涧的弯曲处清理茅草以隐居。我开始勤奋地事奉佛教,也停止了阅读书籍。过去我曾因清廉而受到弹劾,现在为何又有人给我写推荐信呢?即使有人愿意为我美言,我又怎能与那些俗人同流合污呢?你的意思是这官职如同鸡肋,对我来说已经是多余无用。我最终将进入仙人壶公的壶中,永远与隐士庞德公在鹿门山为伴。因此我没有竞争的心思,来堵住你那有欲望的心思。我仍然感到愧疚,因为我未能完全忘言,但我愿意心胸开阔,无所隐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作者展现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中运用了许多隐喻和典故,如“北山阿”、“南涧曲”、“壶公壶”、“鹿门鹿”等,都生动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郁人文弃诸生见访道院 》 —— [ 明 ] 王世贞
- 《 别弟 》 —— [ 明 ] 王世贞
- 《 题马鲜梅鲜于枢长歌真迹后为詹侍御明甫赋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王汝止先生过访弇园有述 》 —— [ 明 ] 王世贞
- 《 前诗似欲得吾弟一转语耳乃报札谓不能分痛又云四大为累只得调耐因更成数语 》 —— [ 明 ] 王世贞
- 《 赠不二和尚 》 —— [ 明 ] 王世贞
- 《 赠汪生游辽左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