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
饮光迹乐章,形天舞干戚。
业从定中现,死作生时剧。
习气苟尚存,穷劫犹未息。
所以西竺言,荡然净八识。
而我独胡为,苦搜纸上迹。
浅或解焚诵,粗能节衣食。
忽起人我相,纷纷填胸臆。
虽或祛之早,犹恐中伏匿。
猋风突如来,吹入罗刹国。
恶固不可为,善亦竟何益。
善恶了不思,如如湛常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饮光迹乐章:指饮酒作乐,放纵享乐。
- 形天舞干戚:形容放纵无度,不顾后果。形天,即形体,指人的身体;舞干戚,即挥舞兵器,比喻行为放纵。
- 业从定中现:业,指因果报应;定,指心境的平静。意为因果报应会在心境平静时显现。
- 死作生时剧:指死后的报应如同生前所演的戏剧一样真实。
- 习气苟尚存:习气,指不良的习惯和习性;苟,如果。意为如果不良习气还存在。
- 穷劫犹未息:穷劫,指无尽的时间;息,停止。意为即使经历了无尽的时间,这些习气也不会停止。
- 西竺: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荡然净八识:荡然,彻底;净,净化;八识,佛教术语,指人的八种认识能力。意为彻底净化人的八种认识能力。
- 苦搜纸上迹:指苦苦追求书本上的知识。
- 浅或解焚诵:浅,浅显;解,理解;焚诵,指读书。意为只是理解了一些浅显的书籍内容。
- 粗能节衣食:粗,粗略;节,节制。意为只能粗略地节制衣食。
- 忽起人我相:人我相,指自我和他人的分别。意为突然产生了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
- 纷纷填胸臆:纷纷,众多;填,充满;胸臆,内心。意为众多的杂念充满了内心。
- 虽或祛之早:祛,去除;早,及时。意为虽然及时去除了这些杂念。
- 犹恐中伏匿:中,内心;伏匿,隐藏。意为仍然担心它们会在内心深处隐藏。
- 猋风突如来:猋风,狂风;突如来,突然来临。意为狂风突然来临。
- 吹入罗刹国:罗刹国,佛教中指恶鬼居住的地方。意为被狂风带入了恶鬼居住的地方。
- 恶固不可为:恶,恶行;固,当然;不可为,不应该做。意为恶行当然不应该做。
- 善亦竟何益:善,善行;竟,究竟;何益,有什么好处。意为善行究竟有什么好处。
- 善恶了不思:了,完全;不思,不去思考。意为完全不去思考善恶的问题。
- 如如湛常寂:如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状态;湛,深沉;常寂,永恒的寂静。意为事物的真实状态是深沉而永恒的寂静。
翻译
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顾后果。因果报应会在心境平静时显现,死后的报应如同生前所演的戏剧一样真实。如果不良习气还存在,即使经历了无尽的时间,这些习气也不会停止。印度佛教说,要彻底净化人的八种认识能力。而我却为何苦苦追求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解了一些浅显的书籍内容,只能粗略地节制衣食。突然产生了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众多的杂念充满了内心。虽然及时去除了这些杂念,仍然担心它们会在内心深处隐藏。狂风突然来临,被带入了恶鬼居住的地方。恶行当然不应该做,善行究竟有什么好处。完全不去思考善恶的问题,事物的真实状态是深沉而永恒的寂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饮酒作乐与修行净心的不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善恶、因果报应的深刻思考。诗中,“饮光迹乐章”与“形天舞干戚”描绘了放纵的生活状态,而“业从定中现”与“死作生时剧”则揭示了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后文通过对“习气”、“八识”等佛教概念的引用,强调了净化心灵的重要性。最后,作者以“如如湛常寂”作为全诗的归宿,表达了对超越善恶、达到内心寂静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辰玉应试留都赋此赠之兼赠孟孺 》 —— [ 明 ] 王世贞
- 《 答刘太常子真 》 —— [ 明 ] 王世贞
- 《 人日同茂秦于鳞公实子与夜集子相考功分韵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 》 —— [ 明 ] 王世贞
- 《 赠游生宗振 》 —— [ 明 ] 王世贞
- 《 济川篇为太医邢先生题 》 —— [ 明 ] 王世贞
- 《 谈思重写梅花赠李茂承为题一绝句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