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歌赠董山人浙甫

山人家傍九仙山,玉华吐云覆其颠。三峰倒悬闽海日,九朵芙蓉寒插天。 山人不肯山中住,自言妙得丹青趣。但能笈负此山图,处处芒鞋踏烟雾。 君莫学宗少微,局蹐一室里。欲令山水响朱弦,山岂真山水真水。 老夫肯减谢幼舆,烦君写置丘壑躯。明年婚嫁粗事了,与尔扁舟共五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虚构或指某地名山。
  • :山顶。
  • 闽海:指福建沿海地区。
  • 九朵芙蓉:比喻九座山峰,芙蓉指莲花,形容山峰秀美如莲花。
  • 丹青:指绘画艺术。
  • 笈负:用竹篾编制的书箱,这里指携带。
  • 芒鞋:草鞋,指行走山间的简朴鞋履。
  • 宗少微: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指一个局限于室内生活的人。
  • 朱弦:红色的弦,这里指琴弦,代指音乐。
  • 谢幼舆: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自比的人物。
  • 丘壑躯:指隐居山林的身体,比喻隐士的生活状态。
  • 五湖:泛指江湖,这里指广阔的水域。

翻译

山人居住在九仙山旁,玉华般的云雾覆盖山顶。三座山峰倒映着闽海的日出,九座山峰如芙蓉般寒冷地插入天空。 山人不愿长久居住在山中,自称深得绘画之趣。只要能携带此山的图画,无论何处都能踏着烟雾行走。 你不要学宗少微,局限于一室之内。想要让山水之音通过朱弦响起,山不是真的山水不是真的水。 我岂能比谢幼舆差,烦请你将我画入这丘壑之中。明年婚嫁等俗事大致处理完毕,与你一同乘扁舟游五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山人不愿局限于山中,而向往自由行走于山水间的情怀。通过对比宗少微的室内生活与山人的山水情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九仙山”、“玉华云”、“闽海日”等,构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体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末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与友人共游五湖的憧憬,展现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