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痛饮作

长安城西一亩宫,尽可逃名藏白首。 鞋底风尘多自误,壶中天地何不有。 枝头淅浙扫郁蒸,云脚垂垂打清昼。 但令吾党鲸鲵吸,任它大陆蛟龙走。 竹林自昔未逢僧,莲社于今方纵酒。 已满七人那用觅,即眠千日非云久。 才闻抱瓮便舒眉,除却传杯须袖手。 鹳垤声哀焉足听,鸱夷腹大唯堪受。 彷佛似有辟书来,此物毋劳挂吾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
  • 逃名:逃避名声,指隐居。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鞋底风尘:比喻旅途劳顿。
  • 壶中天地:指仙境或隐逸的生活。
  • 淅淅:形容雨声。
  • 郁蒸:闷热。
  •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
  • 鲸鲵吸:比喻豪饮。
  • 大陆蛟龙走: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 竹林:指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
  • 莲社:东晋时期的一个佛教社团。
  • 纵酒:放纵饮酒。
  • 七人:指竹林七贤。
  • 千日:形容时间长。
  • 抱瓮:比喻简朴的生活。
  • 传杯:传递酒杯,指饮酒。
  • 袖手:比喻不参与。
  • 鹳垤:鹳鸟的巢。
  • 鸱夷:古代盛酒的皮囊。
  • 辟书:征召的文书。

翻译

在长安城西的一亩小宫中,足以隐居避世,直至白发苍苍。 鞋底沾满旅途的风尘,壶中却藏着无尽的天地。 枝头雨声淅淅,驱散了闷热,云脚低垂,打湿了白昼。 只要我们豪饮如鲸鲵,任凭世间变幻如蛟龙。 自古竹林中未曾遇见僧侣,如今莲社里正放纵饮酒。 七贤已满,何须再寻,即眠千日也不算久。 一听到简朴生活的消息便舒展眉头,除了传递酒杯,其他事袖手旁观。 鹳鸟的巢声哀怨,不足一听,鸱夷的酒囊大腹,唯能承受。 仿佛有征召的文书到来,此事无需挂在我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长安城西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通过对比鞋底的风尘与壶中的天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世事的纷扰。后文提到竹林七贤和莲社,暗示了对魏晋风流的追慕,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作者以鹳垤声哀和鸱夷腹大作比,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征召的拒绝,体现了隐逸者的独立与自由。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