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都:指东汉的都城洛阳。
- 蔽阉宦:指宦官专权,遮蔽了皇帝的视听。
- 仪曜:指朝廷的礼仪和光辉。
- 八俊:指东汉末年的八位杰出人物,如李膺、杜密等。
- 三君:指东汉末年的三位名士,如陈蕃、窦武等。
- 皦皦:明亮,清晰。
- 露其嬴:显露出他们的优势。
- 林宗:指东汉末年的名士郭泰,字林宗。
- 巧弥缝:巧妙地弥补和掩饰。
- 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
- 无成:没有成就。
- 太邱:指东汉末年的名士陈寔,字太邱。
- 包茹:包容,忍耐。
- 嘿嘿:沉默不语。
- 苟生:苟且偷生。
- 鲸波: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的局势。
- 衡飙:猛烈的风。
- 一苇:比喻小船。
- 黄叔度:指东汉末年的名士黄宪,字叔度。
- 鸿飞独冥冥:比喻黄叔度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影响。
翻译
东汉的都城洛阳被宦官专权所遮蔽,朝廷的礼仪和光辉都变得污浊。八位俊杰和三位君子,他们的优势清晰可见。郭林宗虽然巧妙地弥补和掩饰,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陈太邱包容忍耐,沉默不语,只是苟且偷生。在动荡的局势和猛烈的风中,小船怎能与之抗争。只见黄叔度像鸿雁一样独自飞翔在遥远的天际,超然物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宦官专权、名士无力的社会现实。诗中,“八俊”、“三君”等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洞察和批判。黄叔度的形象则寄托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岁暮自檀州发赴青州有述 》 —— [ 明 ] 王世贞
- 《 谷日登郧城东北门楼时四山雪霁因题曰春雪楼而系以二律用示郡僚 》 —— [ 明 ] 王世贞
- 《 纪戊午正月李公事有感 》 —— [ 明 ] 王世贞
- 《 江州答谢徐司空世寅时尚抚江藩兼致声德甫 》 —— [ 明 ] 王世贞
- 《 戏题燕市所见 》 —— [ 明 ] 王世贞
- 《 答于鳞慰哭子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奉谒长陵敬志鄙感 》 —— [ 明 ] 王世贞
- 《 三迭韵徐宗伯劝驾之作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