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黄冈

寻源清浅过前溪,满径寒烟处处迷。 丹壁半凝天上下,紫筇那怕路高低。 眼中海岳何人会,囊里风花只自提。 却笑朱门非我事,不须重踏华山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壁:红色的山壁。
  • 紫筇:紫色的竹杖。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 海岳:大海和高山,泛指自然界的壮丽景色。
  • 风花:指自然界中的花和风,比喻诗文中的美好意境。
  •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故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 华山泥:华山上的泥土,这里指世俗的繁华世界。

翻译

沿着清澈浅浅的小溪寻找源头,满路都是迷蒙的烟雾,处处显得幽静神秘。 红色的山壁仿佛半悬在天地之间,手持紫色的竹杖,不怕山路的高低起伏。 眼前的海岳美景,有谁能真正领会?囊中的风花雪月,只能独自品味。 却笑那些朱门富贵与我无关,不需要再次踏入华山的世俗泥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诗中“丹壁半凝天上下”和“紫筇那怕路高低”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豁达与坚韧,而“眼中海岳何人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孤独感。结尾的“却笑朱门非我事,不须重踏华山泥”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所累,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