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黄二州谒白尚书苏端明祠有感

白傅佐浔阳,匡庐落其手。 苏公谪宜黄,游踪寄樊口。 物情岂相为,天意良不偶。 挥泪对青衫,垂腰厌黄绶。 是时二公年,四十加八九。 飞腾在俄顷,纶綍相先后。 而我同兹岁,楚宪起南亩。 却顾所佩章,叨窃惭已久。 椒浆荐落日,馀沥自为寿。 髫年弄笔墨,老至忘其丑。 颇谙游戏禅,更贪声闻酒。 别业娄水傍,岁功良亦厚。 园多履道竹,门种杭堤柳。 功名善愚人,人生好自负。 造物亦苦悭,安能令多取。 真乐随形无,虚名背身有。 洛下醉朱唇,天南摇白首。 明年定挂冠,不蓄赵瑟妇。 以此叩二公,公其默许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傅:指白居易,因其曾任太子少傅,故称白傅。
  • 浔阳:今江西九江,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即浔阳。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苏公: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宜黄:今江西省宜黄县,苏轼曾被贬至此。
  • 樊口: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苏轼曾在此游历。
  • 纶綍:古代帝王封官授爵的诏令。
  • 楚宪:指楚地的法律或制度。
  • 椒浆:用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
  • 髫年:幼年。
  • 娄水:水名,具体位置不详。
  • 履道:指白居易的居所,其在《履道西门》中有提及。
  • 杭堤:指杭州西湖的堤岸,苏轼曾在杭州任职,修建苏堤。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吝啬。
  • 真乐:真正的快乐。
  • 虚名:空有的名声,不实在的名誉。
  • 洛下:指洛阳,白居易晚年居住地。
  • 赵瑟妇:指赵飞燕,因其善弹瑟,故称。这里可能指代宫廷中的乐妓。

翻译

白居易辅佐浔阳,庐山仿佛落入他手中。苏轼被贬至宜黄,游踪则寄托在樊口。人世间的情感岂能相为,天意偶然如此。他们挥泪对着青衫,垂腰厌倦了黄色的绶带。那时两位公的年纪,四十加八九岁。飞黄腾达只在顷刻之间,帝王的诏令相继而来。而我与他们同岁,从楚地的法律制度中崛起。回头看看我所佩戴的徽章,感到惭愧已久。用椒浆祭奠落日,剩余的酒液自为寿。幼年时玩弄笔墨,老来却忘记了自己的丑陋。我熟悉游戏的禅意,更贪恋声闻的酒。别墅位于娄水旁,岁月的成果也很丰厚。园中多植履道竹,门前种满了杭堤柳。功名善于愚弄人,人生应自负。造物主也吝啬,怎能令多取。真正的快乐随形无,虚名背身有。在洛阳下醉朱唇,在天南摇白首。明年定挂冠,不蓄赵瑟妇。以此叩问二公,公其默许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白居易和苏轼两位文学巨匠的致敬,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以白居易和苏轼的贬谪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超脱,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功名的淡泊和对真正快乐的追求。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规划,即放弃虚名,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和独立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