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变十九首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

今皇帝时,治兵使者任君繇。别驾稍迁,别驾坐府,俨若明神。 大吏畏公,小吏畏民。 倭奴扬帆来,疾如冲飙。杀掠吏士,奉首伏逃。任君当之,数折其骄。 殷殷师鼓,任君在先。鍧鍧师金,任君在殿。止若春风,动则夏电。 士女避敌走,不敢开门。任君令开门,全活千万人。 生我父母,存我任君。 入夜不宿,或昼辍飧。胄而拊循,挟纩一言。愿与同死,不蕲独全。 贤哉我师任君,媪死不归,墨而戎绖。慈母令子,明君良臣。 辑兵持服,舍车而徒。老弱奔走,巷哭旅呼。家斲一木,以像君躯。 天祸王室,早就奄迷。何以祠君,姑苏台西。千秋万年,俎豆其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治兵使者:负责军事的官员。
  • 任君繇:任君,人名;繇,通“由”,从。
  • 别驾:古代官名,州刺史的副手。
  • 俨若明神:俨然如神明一般。
  • 倭奴: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
  • 冲飙:猛烈的风。
  • 鍧鍧师金:鍧鍧,形容金属撞击声;师金,军中的金鼓。
  • 挟纩一言:挟纩,穿着棉衣;一言,一句话。
  • 墨而戎绖:墨,指丧服;戎绖,战时丧服。
  • 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这里指祭祀。

翻译

在当今皇帝的时代,负责军事的官员任君从别驾升迁。他坐在府中,庄严如神明。大官敬畏他,小官敬畏百姓。

倭寇乘船而来,速度快如狂风。他们杀戮官吏士兵,官吏士兵只能伏地逃命。任君面对他们,多次挫败他们的傲气。

战鼓隆隆,任君在前线。金属撞击声响亮,任君在后方指挥。他静如春风,动如夏电。

百姓躲避敌人,不敢开门。任君命令开门,救活了千万人。

生我的是父母,救我的是任君。

他夜里不休息,有时白天也停止进食。他戴着头盔,安抚士兵,穿着棉衣,一句话就能鼓舞士气。士兵们愿意与他同死,不求独自生存。

贤明的任君,他的母亲去世也不回家,穿着丧服上战场。他是慈母的好儿子,明君的好臣子。

他整理军队,穿着丧服,不乘车而是步行。老弱病残奔走,巷子里哭声四起,旅途中呼声连连。家家户户雕刻一尊木像,以纪念任君。

天降祸于王室,任君早已迷失。我们如何祭祀他?在姑苏台西。千秋万年,他的祭品将永远在那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治兵使者任君的英勇与仁慈,通过对比倭寇的残暴与任君的威严,展现了任君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在民间的仁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冲飙”、“春风”、“夏电”等,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任君的冷静。结尾处对任君的祭祀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体现了任君在人民心中的不朽地位。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