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铙歌四章钓竿

黄雀儿,头如栗,翅如双桃叶,飞鸣一何翾捷。黄雀儿,三时常苦饥。 一时不饥得身肥,前有网罗,不能奋飞。嗟嗟,生饥曷与死饱。 充君之鼎俎,曷若不利君之禾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铙歌: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古代军乐。
  • 钓竿:诗中比喻捕捉的手段。
  • 黄雀儿:指黄雀,一种小鸟。
  • 头如栗:形容黄雀的头小巧,像栗子一样。
  • 翅如双桃叶:比喻黄雀的翅膀形状像两片桃叶。
  • 翾捷(xuān jié):飞翔迅速。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
  • 网罗:捕捉鸟兽的工具。
  • 嗟嗟(jiē jiē):感叹词,表示哀叹。
  • 曷与(hé yǔ):何以,如何。
  • 鼎俎(dǐng zǔ):古代烹饪用的器具,这里指被烹饪的命运。
  • 禾稻:稻谷,这里指黄雀不损害庄稼。

翻译

黄雀啊,你的头小巧如栗,翅膀像两片桃叶,飞翔起来多么迅速敏捷。黄雀啊,你一年四季常常忍受饥饿。 一旦吃饱变得肥胖,前方却有捕捉的网罗,让你无法振翅高飞。唉唉,活着忍受饥饿又怎能比得上死后的饱足。 为了充实你的烹饪器具,何不如不去损害你的稻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黄雀的描绘,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艰辛。诗中,黄雀的形象生动具体,通过对其外貌和习性的描述,传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黄雀虽然飞翔迅速,但终究逃不过被捕捉的命运,这反映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诗的最后,通过对比生与死、饥饿与饱足,提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灵的悲悯之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