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公:指文翁,西汉蜀郡太守,曾在成都建立学校,推广教育。
- 丰碑:高大的石碑,常用来刻记重要人物的功绩或重大事件。
- 冥漠: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翻译
文公的身影已无法再见,徒留蜀地的人们口口相传。 那讲学的席位不知何时已散,高高的讲台也已不复完整。 高大的石碑上文字已经模糊,岁月深沉,不知经历了多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文公及其讲堂的怀念与哀思。诗中,“文公不可见”直接抒发了对文公的思念之情,而“讲席何时散”和“高台岂复全”则通过描绘讲堂的荒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最后两句“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则以石碑文字的模糊和时间的深远,象征了历史的遗忘和人事的沧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往辉煌的缅怀和对时间无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