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升卿

· 岑参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 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 陆浑山下佳可赏,蓬阁闲时日应往。自料青云未有期,谁知白发偏能长。 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灞亭:指灞陵亭,位于长安东边的灞水之上,古人常在此送别。
  • 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亸:下垂。
  • 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的标志。
  • 铁冠:指御史的官帽,因其形似铁而得名。
  • 绣衣:指华丽的官服。
  • 陆浑山: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 蓬阁:指官署中的楼阁。
  • 垆头:酒店的柜台。
  • 青丝:指黑色的绳子或带子。
  • 白玉瓶:指装酒的精美瓶子。
  • 摇鞭:挥动马鞭。
  • 举袂:挥动手臂,表示告别。
  • 空蝉鸣:比喻离别后的孤寂。

翻译

井边的梧桐叶上,雨水滴落,灞陵亭上卷起了秋风。老朋友刚刚取得了胜利,独自骑马回到了山东。

我问你今年三十几岁,能让你的名声传遍人们的耳朵。你难道没看到那三座山峰直插云霄,高达五千仞,你的文章也是如此高远。

像你们兄弟这样的天下少有,雄辩的言辞和矫健的笔法都如同飞翔。将军的金印垂着紫色的丝带,御史戴着沉重的铁冠,穿着华丽的官服。

乔生担任尉官已经很久了,因为你的缘故,我问他是否平安。魏侯处理事务又如何呢,前些日子来的人没有带来书信。

陆浑山下的景色值得欣赏,闲暇时应该去蓬阁。我自认为青云直上的日子还未到来,谁知道白发却偏偏长得快。

酒店柜台上,黑色的绳子系着白玉瓶,离别时我们相互敬酒,酒如倾泻。挥动马鞭,挥动手臂,你忽然不见了,只剩下千树万树间空荡荡的蝉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魏升卿的情景,通过对秋风、桐叶、山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诗中,诗人赞美了魏升卿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诗歌的独特魅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