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歌
幽人不喜凡草生,秋锄斸得寒青青。
庭闲土瘦根脚狞,风摇雨拂精神醒。
短影月斜不满尺,清声细入鸣蛩翼。
天人戏剪苍龙髯,参差簇在瑶阶侧。
金精水鬼欺不得,长与东皇逞颜色。
劲节暂因君子移,贞心不为麻中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人:隐士。
- 斸(zhú):挖掘。
- 根脚狞:根系粗壮有力。
- 鸣蛩:蟋蟀。
- 苍龙髯:比喻松树的枝条。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瑶阶:玉石台阶,这里指高雅之地。
- 金精水鬼:指自然界中的金和水,比喻自然的力量。
- 东皇:指春神,比喻春天的生机。
- 劲节:坚定的节操。
- 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志。
翻译
隐士不喜欢普通的草生长,秋天挖掘出的松树呈现出寒冷中的青翠。庭院静谧,土壤贫瘠,松树的根系粗壮有力,风吹雨打更显其精神抖擞。月光短影斜斜,不足一尺,松树的清脆声音细如蟋蟀的翅膀振动。天人仿佛戏剪了苍龙的胡须,参差不齐地簇拥在高雅之地旁。自然的力量无法欺凌它,它长久地与春神比拼颜色。坚定的节操暂时因君子而转移,坚贞的心志不会因为周围环境而改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松树在秋天的坚韧和青翠,表达了隐士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诗中“幽人不喜凡草生”直接体现了隐士的清高,而“秋锄斸得寒青青”则描绘了松树在贫瘠土壤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景象。后文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天人戏剪苍龙髯”和“金精水鬼欺不得”,进一步强化了松树的坚韧和不可侵犯。最后两句“劲节暂因君子移,贞心不为麻中直”则深刻表达了隐士坚守节操、不受外界影响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