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第:(luò d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 晓鼓:(xiǎo gǔ)早晨的鼓声,古代用以报时或警示。
- 地寒:(dì hán)指出身贫寒。
- 才薄:(cái báo)才能不足。
- 公卿卷:(gōng qīng juàn)指科举考试的试卷。
- 骨肉书:(gǔ ròu shū)指家书,即给亲人的信。
- 御苑:(yù yuàn)皇家园林。
- 钓乡:(diào xiāng)指作者的家乡,可能因其靠近水边,人们常钓鱼而得名。
- 春水:(chūn shuǐ)春天的河水。
- 贫居:(pín jū)贫穷的住所。
- 门馆:(mén guǎn)指学馆或官府。
- 东归:(dōng guī)向东回家。
- 重来:(chóng lái)再次来此。
- 事转疏:(shì zhuǎn shū)事情变得更加疏远或困难。
翻译
科举考试未被录取,我愁绪满怀,听到早晨的鼓声初响。出身贫寒,才能不足,我该如何是好? 我不怕再次提交给公卿们的试卷,但却难以写出给亲人的信。 皇家园林里的早莺在温暖的树上啼鸣,而我家乡的春水却浸湿了我贫穷的住所。 我打算离开学馆向东回家,但又担心再次回来时,事情会变得更加疏远或困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杜荀鹤在科举考试失败后的愁苦心情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落第”与“晓鼓”相映成趣,突出了作者的失落和无奈。通过对比“公卿卷”与“骨肉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执着与对家人的思念之间的矛盾。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皇家园林与自己家乡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助。结尾的犹豫不决,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杜荀鹤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