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塞下曲九首

犬戎窥近塞,羽檄发精兵。 不识沙场苦,焉知性命轻。 饥鹰投古垒,疲卒卧空营。 日暮辕门里,愁听鼓角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犬戎(quǎn róng):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常侵扰中原地区。 羽檄(yǔ xí):古代传递军令的一种方式,用羽毛写字。 沙场(shā chǎng):战场。 饥鹰(jī yīng):饿了的老鹰。 辕门(yuán mén):古代城池的主要城门。

翻译

犬戎窥视着近在眼前的边塞,派出使者传达军令。他们不懂得战场的艰辛,又怎能明白生命的珍贵。饿极了的老鹰投奔古老的城垒,疲惫的士兵躺在空荒的营地。夕阳西下时,城门里传来沉重的鼓角声,让人心生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残酷和无奈。犬戎侵扰边塞,战士们在沙场上奋勇作战,但却常常不明白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饿鹰和疲惫的士兵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疲惫和困苦。夕阳西下时,城门里传来鼓角声,预示着战争的临近,让人感到忧虑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