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都留别董玄宰先生

玉皇香篆隔云间,掌篆仙人第一班。 因风吹落人间世,霓裳五佩声珊珊。 胸罗十方金世界,掌挥寸管莲花斑。 灵驱丁甲山魈走,光寒鲛浦夜珠还。 万言虎观倾多士,片字鸡林购百锾。 娥眉自诲宫中妒,宦迹烟霞随杖屦。 作赋翻缘览胜工,抽簪未遣谋身误。 一朝撒手谢时人,洞庭归领烟蓑去。 世事总如敝屣轻,生涯且向团蕉悟。 域内名山处处探,天边羽盖时时遇。 君心欲结赤松盟,世轴终需岩筑雨。 一诏东山起谢安,草堂人去薜萝寒。 猿鹤三秋惊蕙帐,凤皇千仞振苞翰。 一夔自典虞庭乐,六馆人沾化雨宽。 于时圣主在承明,金门玉署满群英。 未论黄阁丝纶倚,且喜词林气色生。 人间山斗归韩愈,天下龙门仰李膺。 繄予束发怀微尚,希心远抗黄初上。 踪迹虽怜世网婴,襟期未肯时人傍。 平生闻有董先生,吴粤迢遥空伫望。 金马何期此聚星,骥尾青云堪鼓壮。 一见翻轻万户侯,兰茝兼怜意气投。 物外白云期有待,握中明月许相酬。 朅来神物无常合,又看风雨判吴钩。 暂借星华窥泰华,终谋远志卧罗浮。 君是三朝旧名宿,舟楫盐梅今有属。 世去宁妨出世身,会调元气归衡轴。 子房范伯彼何人,霸越兴刘何赫煜。 一从黄石一鸱夷,神仙岂受勋名刺。 饶余汗漫二十春,绿野君归堂正新。 倘许扁舟寻匹练,共向吴山学隐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皇:指天帝,即古代神话中的主宰天地的神明。
  • (zhuàn):古代的一种文字书体。
  • 霓裳(ní shang):传说中仙女所穿的华丽衣裳。
  • 胸罗:指胸前佩戴的饰物。
  • 丁甲山魈(dīng jiǎ shān xiāo):传说中的山精。
  • 鲛浦(jiāo pǔ):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 虎观:古代官职名。
  • 鸡林:古代官职名。
  • 娥眉(é méi):美女的眉毛。
  • 杖屦(zhàng jù):古代官员的行走用具。
  • (zān):古代发饰。
  • 洞庭:古代地名,指洞庭湖。
  • 团蕉(tuán jiāo):指芭蕉。
  • (yù):范围。
  • 羽盖(yǔ gài):古代官员的遮阳用具。
  • 赤松:高大的松树。
  • 岩筑(yán zhù):在山岩上建筑。
  • 虞庭:古代官职名。
  • 薜萝(bì luó):爬山虎。
  • 猿鹤:指猿猴和仙鹤。
  • 蕙帐(huì zhàng):香帐。
  • 凤皇:传说中的凤凰。
  • 千仞:形容山峰高耸。
  • 振苞翰(zhèn bāo hàn):振动羽毛。
  • 虞庭:古代官职名。
  • 黄初:古代年号。
  • 束发(shù fà):束起头发。
  • 黄阁:古代官署名。
  • 词林:指文学界。
  • 山斗:古代官职名。
  • 龙门:传说中的龙门,指科举殿试。
  • 黄石:古代地名。
  • 鸱夷(chī yí):古代官职名。
  • 罗浮:古代仙山名。
  • 子房:古代官职名。
  • 范伯:古代官职名。
  • 霸越:古代国名。
  • 刘何:古代官职名。
  • 黄石:古代地名。
  • 鸱夷(chī yí):古代官职名。
  • 匹练(pǐ liàn):古代地名。

翻译

留别董玄宰先生

玉帝的香篆隔着云层,掌管篆刻的仙人排在第一位。因为风吹落到人间,发出霓裳仙女佩戴的五彩宝石发出清脆的声音。胸前佩戴着代表十方金世界的饰物,手中挥舞着寸管上镶嵌莲花的斑斓篆刻刀。神驱着丁甲山魈奔跑,光芒闪烁的鲛浦夜珠也在回归。千言万语的虎观吸引了许多才士,一字一句的鸡林却只值百锾。美丽的眉毛自诲宫中的妒嫉,宦迹随着烟霞和杖屦一起飘逝。写赋诗时总是受胜地的启发,抽簪未曾让谋生的计划受阻。有一天放下手中的一切告别时人,穿过洞庭湖回到烟蓑下。世事总是如同破旧的履子一样轻飘飘,人生也只能在团蕉中领悟。在名山处处探寻,羽盖时时相遇于天边。你心愿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世间的轴心终究需要在岩石上建立起来。一道诏令让东山起了谢安,离开草堂的人带着薜萝的寒意。猿猴和仙鹤在三秋惊动了香帐,传说中的凤凰在千仞高山振动着羽毛。虞庭自己主持虞庭的乐事,六官的人们也沾染了化雨的宽容。这时候圣主在承明殿,金门玉署里充满了群英。还未谈及黄阁丝纶的倚靠,却已经喜悦词林的气色生动。人间的文人山斗都向韩愈归去,天下的龙门都仰望李膺。我束发怀念微尚,希望心意能够远抗黄初上。虽然踪迹被世网所困,但内心却不愿意与时人为伍。一生听说有董先生,却迢遥地空等望着吴粤。金马何时能够聚集成星宿,骥尾青云也许会奏响壮丽的乐章。一见之下就让人变得轻飘飘,兰茝也感受到了意气相投。期待着白云之外的美好,握中的明月也许会有相应。但是神仙的事物总是无法长久固定,再看风雨也无法判断吴钩的真实。暂时借星华窥探泰华,最终还是要在罗浮山上寻找远大志向。你是三朝的老名宿,舟楫盐梅如今也有了归属。世事离去也不会妨碍出世的身心,最终会调和元气回归天平。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古代文人对仙境和神话的向往,展现了对神仙、仙境和传说的美好幻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描绘了仙人、神明、仙山等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神话传说中的各种形象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和远大志向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远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