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三首

一自双亲逝,孤怀每自伤。 恍疑闻謦欬,犹似见羹墙。 厚禄嗟何及,遗言敢暂忘。 番湖东去水,不似此情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謦欬(qǐng kài):古代指人的呼吸声。
  • 羹(gēng)墙:古代刑场上用来煮尸体的墙。

翻译

父母双亲早逝,孤身思念常自伤。 仿佛听到他们的呼吸声,好像看见了那刑场上的煮尸墙。 他们的丰厚遗产,我怎能享受得到,他们留下的话语,我怎能敢忘记。 番湖水向东流去,却无法比拟我的深情长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双亲早逝的悲痛之情,孤身思念,痛苦自责。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通过听到父母的呼吸声和看见刑场上的煮尸墙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诗人对父母的遗产和话语充满敬畏和怀念,同时也表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不尽。最后一句“番湖水向东流去,却无法比拟我的深情长意”,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之深,情之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