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兴国寺

人静钟初断,肩舆到寺门。 风檐寒犬吠,露井候虫喧。 弱蔓低垂树,枯蓬密覆垣。 蒲团分半席,暂憩给孤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寺门(sì mén):寺庙的大门
风檐(fēng yán):屋檐
蔓(màn):藤蔓
蓬(péng):野草
蒲团(pú tuán):蒲团坐垫

翻译

在兴国寺过夜
夜深人静,寺钟声初停,肩舆抵达寺门。
风吹拂屋檐,寒意袭来,犬吠声响,露水滴落井中,虫鸣声此起彼伏。
藤蔓垂下,树影婆娑,野草丛生,密密覆盖围墙。
蒲团分开,坐垫摊开,暂时歇息在这座幽静的园林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抵达兴国寺的场景,通过描写寺庙的静谧和周围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