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公馆

半消残雪湿苔砖,过客来稀路自偏。 木榻有尘皆鼠迹,土墙无篆不蜗涎。 隔年春意梅知早,大地风光柳得先。 欲讯山川与民俗,图经残缺欠重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湿苔:(shī tái)湿润的青苔。
  • 木榻:(mù tà)木制的床。
  • :(zhuàn)篆书,古代一种字体。
  • 蜗涎:(wō xián)蜗牛的口涎,比喻不值得珍视的东西。

翻译

光州公馆

半融化的残雪湿润了青苔铺成的砖地,很少有过客经过这条小路。 木制的床上布满了灰尘,上面留下了老鼠的脚印,土墙上没有篆书,也没有值得珍视的东西。 明年春天,梅花就知道要开放,大地上的风景,柳树也会先一步展现。 想要了解这里的山川风景和民俗风情,需要重新整理这些残缺不全的资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光州公馆的景象,通过描写残雪、湿苔、木榻、土墙等细节,展现了一种岁月沉淀的宁静和落寞。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时光的思索。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