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九日陪泷冈先生暨诸友登高旌阳宫分韵得影字

蛩鸣霜清候,叶飞秋尽景。 萸菊方交秀,琴册亦暂屏。 逡巡出芹泮,次第陟松岭。 涉隘齿或乱,升旷序还整。 登降屡断续,赓酬互驰骋。 柽林递阴森,藓径极修永。 席地藉山云,临流漱石井。 欲投岩栖人,拂衣世外境。 寄情园兼绮,洗心箕与颍。 缝掖既身被,逸致只神领。 偶此谐一醉,已见夕月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蛩(qióng):一种昆虫,古代常用来表示秋天。 萸(yú):一种植物,叶子形似榆树。 菊:菊花。 泮(pàn):古代祭祀时用的水池。 逡巡(qūn xún):徘徊往复的样子。 涉隘(shè ài):涉过狭窄的地方。 齿(chǐ):指山脉。 赓酬(gēng chóu):回报。 柽(chéng):树木的名字。 藓(xiǎn):苔藓。 箕(jī):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颍(yǐng):河流的名字。

翻译

蟋蟀在清晨鸣叫,霜露洁净,等待着叶子在秋天的尽头飘落,景色宜人。山茱萸和菊花正在互相交融展示各自的美丽,琴书也暂时搁置。我们踱步出泮池,接着登上松岭,有时在狭隘处前行,有时在宽阔处整理衣冠。攀登和下降交替进行,互相回报着彼此的奔驰。茂密的柽林中阴森森的,苔藓盖满了修长永恒的小径。我们就地而坐,靠山而卧,俯瞰溪流,漱洗山泉。心中想要投身山林隐居,拂去身上的尘埃,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寄托在园林和美景之中,净化心灵如同洗涤箕颍河水。身体被衣裳所覆盖,心灵却只受灵感引领。偶然间与友人共饮一杯,已经看到夜幕下月光的倒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蟋蟀、霜露、山茱萸、菊花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描绘登高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