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 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 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叠鼓(dié gǔ):叠加起来的鼓声。
  • 杂鸣(zá míng):混杂的声音。
  • (jiā):古代一种吹奏乐器。
  • 使槎(shǐ chá):派遣使者到外地。
  • 内臣(nèi chén):朝廷内的官员。
  • 金镂带(jīn lòu dài):用金镂制成的腰带。
  • 壮士(zhuàng shì):勇猛的士兵。
  • 铁为檛(tiě wéi zhuó):用铁制成的战斧。
  • 青海(Qīnghǎi):古代指西北边疆地区。
  • 白沙(bái shā):白色的沙地。
  • 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
  • 李轻车(Lǐ qīng chē):指李广,因其轻车简从而被单于所赞赏。

翻译

敲击的鼓声和各种各样的乐器声混杂在一起,随着天风送去使者的船只。朝廷内的官员腰间系着金镂制成的腰带,勇猛的士兵手持铁制战斧。他们将沿着青海之路,行营在白色的沙地上。匈奴的首领对他们的义气感到羡慕,不再需要李广那辆轻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派遣使者前往西域的场景,展现了朝廷内外的壮士们的英勇形象。通过对金镂带、铁为檛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豪华和武装实力。最后以单于对李广的轻车的羡慕,表达了对义气和勇气的赞美。整体气势恢宏,富有史诗感。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