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药儿岭过永定关诗

山灵应也厌嚣埃,宛写幽尘篆绿苔。 望气莫疑非尹喜,附舆须自是韩哀。 侧骈翠壁侵云起,斜抱横流捲地来。 好在旧时堤畔柳,不知青眼盼谁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灵:山神。
  • 嚣埃:喧嚣的尘埃,比喻尘世的纷扰。
  • 宛写:婉转地书写。
  • 幽尘:幽深的尘埃,比喻深邃的思绪或隐秘的事物。
  • 篆绿苔:在绿色的苔藓上刻写文字,比喻在幽静之地留下痕迹。
  • 望气:古代一种通过观察云气来预测吉凶的迷信行为。
  • 非尹喜:不是尹喜,尹喜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传说他能望气。
  • 附舆:跟随车驾,比喻追随或依附。
  • 韩哀:韩哀侯,战国时期韩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指代有权势的人。
  • 侧骈:侧面并列。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侵云起:高耸入云。
  • 斜抱:斜向环绕。
  • 横流:横向流动的水流。
  • 捲地来:形容水流汹涌,仿佛卷地而来。
  • 旧时堤畔柳:过去堤岸边的柳树。
  • 青眼:比喻欣赏或喜爱。

翻译

山神似乎也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在幽静的绿苔上婉转地刻写下深邃的思绪。不要怀疑这不是尹喜所望的云气,或许这是韩哀侯所追随的迹象。青翠的山壁高耸入云,斜向环绕着汹涌的水流,仿佛卷地而来。那些旧时堤岸边的柳树,不知它们青翠的目光在期盼着谁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中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幽静之美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山灵”、“嚣埃”、“幽尘”、“篆绿苔”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山壁和水流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结尾处的“旧时堤畔柳”则带有一种怀旧和期盼的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