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寒食清明失旧期,踌躇搔首日沈西。 风生杨柳鸦先觉,寒过梧桐凤不栖。 山色雪迷春意老,雁声云遏暮天低。 苏门二月春光好,好逐东风发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 搔首:用手抓头,形容焦急或沉思的样子。
  • 沈西:即沉西,指太阳西沉。
  • 凤不栖:凤凰不栖息,比喻高贵的事物不在此处。
  • 云遏(è):云彩停止流动。
  • 苏门:地名,这里可能指苏州,也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其他地方。

翻译

寒食和清明已过,错过了传统的日期,我犹豫不决,抓着头,看着太阳渐渐西沉。 风吹动杨柳,乌鸦似乎比人更早察觉到春天的气息,而寒冷穿过梧桐,凤凰却不愿意在此栖息。 山色被雪覆盖,春天的气息似乎老去,雁声在云中回荡,暮色低垂。 苏门之地,二月的春光正美,我随着东风,骑马疾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寒食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中,“风生杨柳鸦先觉”一句,通过乌鸦的敏感,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而“山色雪迷春意老”则以山色和雪景,暗示了春天的迟到和岁月的流逝。最后两句“苏门二月春光好,好逐东风发马蹄”,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