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七首

攻城不怕齐神武,玉璧堪支百万兵。 不是南朝誇玉璧,关西南子是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杵歌:古代军中用杵击鼓以助军威的歌曲。
  •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
  • 齐神武:指齐国的神武军,这里泛指强大的敌军。
  • 玉璧:古代玉器,这里比喻坚固的城池或防御工事。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这里可能指宋、齐、梁、陈等朝代。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即今陕西一带。
  • 南子:可能是指南朝的某位将领或统治者,具体人物不详。
  • 长城:古代中国的军事防御工程,这里比喻坚固的防线或强大的军事力量。

翻译

攻打城池不怕齐国的神武军,玉璧般的城池足以抵挡百万敌兵。 不是南朝自夸其玉璧坚固,而是关西的南子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玉璧”与“长城”,展现了诗人对于坚固防御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赞美。诗中“玉璧堪支百万兵”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城池的坚固,足以抵御强大的敌军。后两句则通过“不是南朝誇玉璧,关西南子是长城”的转折,强调了关西地区的军事重要性和南子所代表的强大防御力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御的深刻思考。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