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叹

· 黄玠
玉花铁,四蹄如踣铁,青丝络头金觼舌。一朝名数在有司,官马人间不得骑,负我惠养犹婴儿。 朔风萧梢催上道,江北早寒无宿草。苍头庐儿双泪垂,雕鞍锦韂当属谁。 吾闻上厩天马十二闲,尔岂不得居其间。日食太仓一石粟,立仗不受鞭笞辱,虽我徒步心亦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踣铁(bó tiě):形容马蹄坚硬有力。
  • 觼舌(jué shé):古代马具上的装饰物,形状似舌,用于固定马嚼子。
  • 惠养:优厚的养育。
  • 朔风:北风。
  • 萧梢:形容风声。
  • 苍头庐儿:指马夫或侍从。
  •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 锦韂(jǐn chàn):锦制的马鞍垫。
  • 上厩:皇家马厩。
  • 天马:指皇家马厩中的良马。
  • 十二闲:古代皇家马厩中的一种编制,指十二匹马。
  • 太仓:皇家粮仓。
  • 立仗: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中站立的马。
  • 鞭笞(biān chī):用鞭子抽打。

翻译

玉花铁,四蹄坚硬如铁,青丝制成的络头装饰着金色的觼舌。一旦被官方登记,这匹马便不再能被普通人骑乘,它辜负了我如同婴儿般的优厚养育。

北风呼啸,催促着上路,江北的早寒中没有宿草。马夫或侍从双泪垂下,华丽的雕鞍和锦制的马鞍垫将属于谁呢?

我听说皇家马厩中有十二匹天马,难道你不能居于其间吗?每日食用皇家粮仓中的一石粮食,作为仪仗队中的马,不受鞭打之辱,即使我徒步行走,心中也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匹名马的描写,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无奈。诗中,“玉花铁”形容马的强健,而“青丝络头金觼舌”则描绘了马具的华丽。然而,这匹马一旦被官方登记,便失去了自由,被迫离开优渥的环境,前往寒冷的北方。诗人的同情与不舍通过“苍头庐儿双泪垂”等句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以皇家马厩中的天马为对比,表达了对马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尊严与自由的向往。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