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似沈德方德中

· 黄玠
日出东斋明,扶桑弄朝暾。 皓皓曙色起,湛湛夜气存。 倦客双远游,蹀足来清门。 徘徊恋光影,妙契可忘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木名,借指太阳。
  • 朝暾:初升的太阳。
  • 皓皓:明亮洁白的样子。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湛湛:深沉的样子。
  • 夜气:夜晚的清凉之气。
  • 倦客:旅途劳顿的游子。
  • 蹀足:小步行走。
  • 妙契:美妙的契合。
  • 忘言:难以用言语表达。

翻译

日出时分,东斋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从东方神话中的扶桑树上升起,初升的阳光温暖而明亮。黎明的天色洁白无瑕,夜晚的清凉之气依旧留存。旅途劳顿的游子,小步来到这清静的门前。徘徊留恋于这光影交错的美景,与这美妙的景象产生了难以言表的契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通过“扶桑”、“朝暾”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太阳初升的壮丽景象。诗中“皓皓曙色起,湛湛夜气存”一句,巧妙地对比了黎明的明亮与夜晚的清凉,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后两句写游子对这美景的留恋与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情感。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