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行

孟冬四将发句吴,弯弓誓落双髡颅。智谋无过史万叶,嫖姚无加李金吾。 前茅已作破竹刃,三覆乃裹含沙狙。常山长蛇一断尾,即墨怒牯齐奔?。 玉蕊孤军呼庚癸,皂鸦万甲迷模糊。江南长技江北无,蒲牢一吼千鲸呼。 赤杠卓入铁瓮户,铁翅横截丹阳湖。捣虚之策不出此,赤手可缚生于菟。 当时上将陷江都,至今莫赎千金躯。后来飞将慎勿疏,襄王城头啼白乌。 如何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乌乎,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
  • 孟冬:农历十月。
  • 句吴:古代吴国的别称。
  • 双髡颅:指敌人的首级。
  • 史万叶: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智谋之士,具体人物不详。
  • 嫖姚:形容勇猛。
  • 李金吾: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勇将,具体人物不详。
  • 前茅:先锋。
  • 三覆:三重埋伏。
  • 含沙狙:暗中埋伏的敌人。
  • 常山长蛇:比喻军队。
  • 即墨怒牯:即墨,地名;怒牯,愤怒的公牛,比喻勇猛的军队。
  • 奔?:奔腾。
  • 玉蕊孤军:形容孤立无援的军队。
  • 呼庚癸:呼唤救援。
  • 皂鸦万甲:形容军队众多。
  • 迷模糊:形容混乱。
  •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比喻强大的军队。
  • 千鲸呼:形容声势浩大。
  • 赤杠卓入:形容军队勇猛前进。
  • 铁瓮户:坚固的城池。
  • 铁翅横截:形容军队横扫。
  • 丹阳湖:地名,今江苏省丹阳市附近。
  • 捣虚之策:攻击敌人的弱点。
  • 生于菟:形容敌人弱小。
  • 上将陷江都:指高级将领在江都(今扬州)遭遇困境。
  • 飞将:勇猛的将领。
  • 慎勿疏:务必小心。
  • 襄王城头啼白乌:形容战败后的凄凉景象。
  • 临期易将:临时更换将领。
  • 孙吴书:指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书籍。

翻译

农历十月,四位将军从句吴出发,他们弯弓射箭,誓要斩获敌人的首级。智谋无人能及史万叶,勇猛无人超越李金吾。先锋部队如同破竹之势,三重埋伏中隐藏着暗箭伤人的敌人。常山的长蛇一旦断尾,即墨的怒牛便奔腾而出。孤立无援的玉蕊军呼唤救援,万甲皂鸦般的军队陷入混乱。江南的技艺在江北无人能及,蒲牢般的军队一声怒吼,声势浩大如千鲸齐鸣。赤杠般的军队勇猛地冲入坚固的铁瓮城,铁翅般的军队横扫丹阳湖。攻击敌人的弱点,赤手可缚弱小的敌人。当时的高级将领在江都遭遇困境,至今无人能赎回他们的生命。后来的勇将务必小心,襄王的城头白乌啼鸣,战败后的景象凄凉。为何要在临战时更换将领,这犯了兵家大忌,为何不读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书籍呢?唉,临战换将犯了兵家大忌,为何不读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书籍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将领们的英勇形象。通过对比江南与江北的军事技艺,强调了江南军队的强大。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破竹刃”、“长蛇断尾”、“怒牯奔?”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军队的勇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战争策略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对“临期易将”这一兵家大忌的批评,体现了作者对军事智慧的重视。整首诗语言雄浑有力,意境开阔,展现了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豪放风格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