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太守

湖秀今三郡,循良第一人。 武林非复旧,文比要图新。 海岳东南会,湖江左右邻。 曾开天水国,直问尾箕津。 府大同京尹,居崇异国宾。 提封家万户,易俗力千钧。 惜也承平久,于焉值乱频。 烟华馀故市,风物感残民。 今日怀匡济,乘时好拊循。 念君多意气,满腹贮精神。 别地梅凝曙,寒江柳孕春。 过船沙没屐,驻旆雪埋轮。 黾勉犹无及,穷愁不敢嗔。 赠言知面赧,取醉寄情真。 勿袖烹鲜手,须閒牧犊身。 推诚归简妙,植善息顽嚚。 乱后无家世,渔中有隐沦。 千年黄鹤返,万里白鸥亲。 莫学张京兆,应如召信臣。 貂蝉从岳牧,图画可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林:指杭州。
  • 文比:指文化比较。
  • 海岳:指大海和高山,这里泛指广阔的地理环境。
  • 湖江:指湖泊和江河。
  • 天水国:指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
  • 尾箕津: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京尹:古代官名,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 提封:指统治和管理。
  • 易俗:指改变风俗习惯。
  • 力千钧:形容力量巨大。
  • 承平:指和平时期。
  • 值乱频:遭遇频繁的动乱。
  • 烟华:指繁华景象。
  • 风物:指风景和物产。
  • 残民:指受苦的百姓。
  • 匡济:指救助和治理。
  • 拊循:安抚,抚慰。
  • 意气:指精神状态和气概。
  • 黾勉:努力,勤奋。
  • 面赧:因羞愧而脸红。
  • 烹鲜:指治理国家,如烹小鲜。
  • 牧犊:指放牧小牛,比喻治理简单的事务。
  • 推诚:推心置腹,真诚相待。
  • 植善:培养善良。
  • 顽嚚:愚昧而顽固。
  • 隐沦:隐居沉沦。
  • 黄鹤:传说中的神鸟。
  • 白鸥:象征自由和纯洁。
  • 张京兆:指张敞,汉代官员,以治理京兆著称。
  • 召信臣:指召公,周朝贤臣。
  • 貂蝉:指高官的服饰。
  • 岳牧:指地方高级官员。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象征吉祥和贤才。

翻译

杭州不再是过去的杭州,文化和比较要图新。大海和高山在东南交汇,湖泊和江河左右相邻。曾经的天水国,直问尾箕津。府的规模如同京城的市长,居住的地方尊贵异常。统治着万户人家,改变风俗的力量巨大。可惜和平已久,现在遭遇频繁的动乱。繁华的故市已成烟华,风物让残存的百姓感伤。现在是时候怀抱救助和治理,乘时安抚。想念你充满意气,满腹精神。别地的梅花凝结曙光,寒江的柳树孕育春意。过船时沙子淹没了鞋子,驻扎时雪埋了车轮。努力还来不及,穷困的忧愁不敢发怒。赠言知道你脸红,取醉寄托真情。不要袖手旁观,须要闲暇时牧牛。推心置腹归于简单妙法,培养善良息止愚昧顽固。乱后无家可归,渔中有隐居沉沦。千年黄鹤归来,万里白鸥亲近。不要学张京兆,应如召信臣。从地方官员到高官,图画中可有麒麟。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杨维桢送别谢太守的诗,通过对杭州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谢太守的期望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文化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时局的深刻理解。诗人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透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