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太尉

上公柱国开藩府,露布朝驰拜冕旒。 八阵风云闻羽扇,百年江汉见轻裘。 鲸吹海雨来京口,雁带边声下石头。 珍重晋公经济手,中兴天子复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公柱国:指高官显爵,这里特指张太尉。
  • 开藩府:设立地方行政机构,指张太尉被任命为地方长官。
  • 露布:古代传递消息的文书。
  • 朝驰:迅速上朝。
  • 拜冕旒:接受皇帝的任命,冕旒是皇帝的冠冕。
  • 八阵风云:指军事上的策略和变化。
  • 闻羽扇:羽扇是古代军师或谋士的象征,这里指张太尉的智谋。
  • 百年江汉:指长久的江汉地区。
  • 见轻裘:轻裘指轻便的皮衣,这里象征着张太尉的军事才能和威严。
  • 鲸吹海雨:比喻大军的气势。
  • 来京口:京口是地名,今江苏镇江。
  • 雁带边声:雁是传递消息的象征,边声指边疆的消息。
  • 下石头:石头城,即南京。
  • 珍重晋公:晋公是对张太尉的尊称。
  • 经济手:治理国家的能力。
  • 中兴天子:指希望皇帝能够复兴国家。
  • 复神州:恢复中原,即中国的中心地带。

翻译

张太尉这位高官显爵,被任命为地方长官,迅速上朝接受皇帝的任命。他以军事策略和智谋,长期在江汉地区展现其军事才能和威严。大军如海雨般气势磅礴地来到京口,边疆的消息如雁群般传到南京。我们珍视晋公的治国才能,希望皇帝能够复兴国家,恢复中原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张太尉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智慧,通过描绘他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地位,展现了他的威严和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八阵风云”、“鲸吹海雨”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深切期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