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

· 黄玠
汾阳国大臣,堂堂负才器。 独马不衷甲,气压天骄子。 鬼貌且蓝色,顾独畏卢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汾阳国: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因其封号为汾阳郡王,故称。
  • 衷甲:穿在里面的铠甲。
  • 天骄子:指北方的匈奴等民族,这里比喻强大的敌人。
  • 鬼貌且蓝色:形容卢杞长相丑陋,脸色发青。
  • 卢杞:唐代奸臣,以狡诈著称。

翻译

汾阳国的重臣,堂堂正正,才华横溢。 他独自一人,不穿铠甲,气势足以压倒强敌。 他的相貌如鬼,脸色发青,却唯独畏惧卢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代名将郭子仪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对奸臣卢杞的忌惮。诗中,“汾阳国大臣,堂堂负才器”展现了郭子仪的威严与才华,而“独马不衷甲,气压天骄子”则突显了他的勇猛与自信。然而,“鬼貌且蓝色,顾独畏卢杞”一句,揭示了郭子仪对卢杞的深深忌惮,反映了卢杞的狡诈与危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郭子仪与卢杞的对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波澜。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