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 黄玠
燔肉既不至,孔子辄去鲁。 醴酒复不设,穆生亦辞楚。 古人道义交,政在慎出处。 寥哉圣贤心,夫岂餔啜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燔肉:古代祭祀时用于祭奠的熟肉。
  • :立即,就。
  • 醴酒:甜酒。
  • 穆生:人名,楚国大夫。
  • 道义交:基于道义的交往。
  • :正,这里指正直、端正。
  • 慎出处: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立场。
  • :稀少,这里指深奥。
  • 餔啜:吃喝,这里指世俗的物质享受。

翻译

当祭祀的熟肉没有送到,孔子便立刻离开了鲁国。甜酒不再被提供,穆生也辞别了楚国。古人的交往基于道义,他们在选择行为和立场时非常谨慎。圣贤的心思深奥,他们并不只是为了世俗的物质享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孔子和穆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道义交往的敬仰,以及对圣贤超脱世俗物质追求的理解。诗中,“燔肉既不至”和“醴酒复不设”象征着对礼节的尊重和对道义的坚守,而“孔子辄去鲁”和“穆生亦辞楚”则体现了古人对道义的忠诚和对自己立场的坚定。最后两句“寥哉圣贤心,夫岂餔啜故”深刻揭示了圣贤之心的深邃和超脱,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道义坚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圣贤精神的向往。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