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愁似胡伯亮

· 黄玠
兀兀鸡在栖,惴惴狐涉水。 处身百不可,在世一何累。 平生结发妻,疾势方未止。 芝苓笼中物,倾倒已屡试。 无宁作鳏夫,儿女欲何恃。 哽咽不得言,残烛泫风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兀(wù wù):形容鸡安静地栖息。
  • 惴惴(zhuì zhuì):形容担心害怕的样子。
  • 狐涉水:比喻处境危险。
  • 处身:置身,处于某种境地。
  • 百不可:形容处境极为艰难,无法选择。
  • 在世:活在世上。
  • 一何累:多么劳累。
  • 结发妻:原配妻子。
  • 疾势:病情。
  • 方未止:尚未停止,指病情没有好转。
  • 芝苓(zhī líng):指药材,芝和苓都是中药材。
  • 笼中物:比喻常用的药材。
  • 倾倒:这里指用尽。
  • 屡试:多次尝试。
  • 无宁:不如。
  • 鳏夫(guān fū):丧偶的男子。
  • 儿女欲何恃:儿女们将依靠谁。
  • 哽咽(gěng yè):因悲伤而喉咙堵塞,难以说话。
  • 残烛:即将燃尽的蜡烛。
  • 泫风泪:形容泪水如被风吹动般滴落。

翻译

鸡儿静静地栖息,我却像涉水的狐狸般惴惴不安。 身处这样的境地,我无法做出任何选择,活在世上是多么劳累。 我那结发的妻子,病情依旧没有好转。 芝苓这些常用的药材,已经用尽了多次尝试。 我宁愿做个鳏夫,但我的儿女们将依靠谁呢? 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就像那残烛在风中滴落的泪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鸡的安宁与狐狸的恐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助。诗中,“兀兀鸡在栖,惴惴狐涉水”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后文通过对妻子病情的描述和对未来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哀愁。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