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永上人
大休和尚少年日,尽遗俗缘甘独孤。人间纷纷臭如帤,此身不可一日居。
黄金袅蹄明月珠,美人如花绣裆襦。收拾众有归元无,不忍头颅生发须。
即以宅舍为庵庐,袈裟折那衣五铢。麻鞋蒲龛坐结趺,口中波罗天竺书,高蹈万古隘九区。
绕屋青青种春蔬,焉能食肉更食鱼。优昙花开满前除,空色两忘心澹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休和尚:指诗中的主人公,一位出家人。
- 尽遗俗缘:完全抛弃世俗的牵绊。
- 独孤:孤独。
- 帤(rú):破旧的布。
- 黄金袅蹄:形容黄金饰品。
- 明月珠:珍贵的珠宝。
- 绣裆襦:绣有花纹的裤子。
- 归元无:回归到空无的状态。
- 不忍头颅生发须:不愿意留发须,表示决心出家。
- 庵庐:简陋的住所。
- 袈裟折那衣五铢:袈裟是僧人的法衣,五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这里指袈裟的重量。
- 麻鞋蒲龛:麻鞋和蒲草编制的坐垫。
- 结趺:佛教徒的坐姿,即盘腿坐。
- 波罗天竺书:指佛教经典。
- 高蹈:超脱世俗。
- 隘九区:形容其高远的境界。
- 优昙花开:优昙花是佛教中象征吉祥的花。
- 满前除:开满了前面。
- 空色两忘:忘却了空与色的分别,指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 心澹如:心境平静如水。
翻译
大休和尚年轻时,便决心抛弃一切世俗的牵绊,甘愿孤独。世间的一切都如破布般臭不可闻,这样的生活一天也不愿再过。黄金饰品和珍贵的珠宝,美丽的女子穿着绣花的裤子,这些繁华富贵都被他视为无物,不愿再留恋。他不愿让自己的头发生长,决心出家。于是,他将自己的住所改为简陋的庵庐,穿上袈裟,重量不过五铢。他穿着麻鞋,坐在蒲草编制的坐垫上,口中念诵着佛教经典,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他在屋子周围种满了青青的春蔬,不再吃肉和鱼。优昙花开满了前面,他忘却了空与色的分别,心境平静如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决心出家的和尚的生活和心境。诗中,“大休和尚”通过抛弃世俗的繁华富贵,选择了一种简朴、孤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中的意象如“黄金袅蹄明月珠”、“美人如花绣裆襦”与“麻鞋蒲龛”、“优昙花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超脱与清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