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稻至元六年四月上海姚胜一等作閧
江南稻,雪色白可喜。去年八月天雨多,戢戢禾头尽生耳。
里正急公租,饥人若羸鬼。海獠大无知,毒螫肆蛇虺。
军府上变羽檄飞,白日森然五兵起。鼓钲动地火赩天,性命鸿毛同一燬。
古者反侧加天诛,歼厥渠魁固常理。卖剑可牛刀可犊,不忍农夫亦遭此。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戢戢 (jí jí):形容禾苗茂密的样子。
- 禾头:指禾苗的顶端。
- 生耳:指禾苗因雨水过多而长出多余的芽。
- 里正:古代乡村的官吏,负责征收赋税。
- 羸鬼 (léi guǐ):形容饥饿的人瘦弱如鬼。
- 海獠:古代对沿海地区少数民族的蔑称。
- 毒螫 (dú shì):毒害,伤害。
- 蛇虺 (shé huǐ):毒蛇。
- 羽檄:古代用于征召或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插有羽毛表示紧急。
-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这里指战争。
- 鼓钲 (gǔ zhēng):古代军中乐器,用于指挥和激励士气。
- 火赩 (huǒ xì):火光炽烈。
- 鸿毛:比喻极其轻微的东西。
- 反侧:指叛乱或动荡。
- 天诛:天降的惩罚。
- 渠魁:首领,头目。
- 卖剑可牛刀可犊:比喻放弃武力,转而从事和平的农耕生活。
翻译
江南的稻米,洁白如雪,令人喜爱。去年八月雨水过多,茂密的禾苗顶端都长出了多余的芽。负责征收公租的里正急于完成任务,而饥饿的人们却瘦弱如鬼。沿海的少数民族大为无知,像毒蛇一样肆意伤害。军府上报紧急军情,白日之下战争突然爆发。鼓声和钲声震天动地,火光炽烈,人们的生命如同鸿毛一样轻贱,一同毁灭。古代对于叛乱者会有天降的惩罚,歼灭首领是常理。放弃武力,转而从事农耕,不忍心看到农夫也遭受这样的苦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诗中通过对江南稻米、天灾、征税、战争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悲惨生活。诗人通过对“海獠”无知和“军府”上变羽檄的描写,批判了当时的统治者和战争的残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农夫苦难的同情,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黄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六 》 —— [ 宋 ] 张九成
- 《 初夏田居偶言 》 —— [ 明 ] 施渐
- 《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兴化集四首 其一 》 —— [ 宋 ] 赵蕃
- 《 首夏诸客见过山房次项丈秋子韵 》 —— [ 清 ] 仰蘅
- 《 既四月末予西轩牡丹一枝最后开与戎葵掩映特盛时叔铭适自保定归隐若有相待之意因命酌快赏叔铭再用前绝句韵为寄兴不能已仍用韵奉答并忆吕本拙佥宪按事中山未还归日当共一笑云 》 —— [ 明 ] 刘崧
- 《 夏初临 》 —— [ 清 ] 吴藻
- 《 以红药当阶翻分韵得翻字 》 —— [ 元 ] 顾瑛
- 《 四月堰水甚小一雨灌田方足 》 —— [ 宋 ] 晁公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