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日饮毋苛辞

劝君酒,呼酒来。尚方肉食有腊毒,天赐我酒寿君金屈卮。 君不见汉家中郎丝,廷毁丞相斥,嬖儿吴中脱死归。 阿种者,劝以日饮毋苛斗鸡走狗嘻,不则利剑刺君君莫支。 于乎十七客,肩相随,掊生日者弗能知,阿种真好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尚方:古代官署名,掌管皇帝的饮食器物。
  • 腊毒:指腌制或熏制的食物,可能含有毒素。
  • 金屈卮:金制的酒杯。
  • 中郎:古代官职名,中郎将的简称。
  • 廷毁:在朝廷上公开批评。
  • 嬖儿:宠爱的儿子。
  • 阿种:人名,诗中的劝酒者。
  • 毋苛:不要苛责。
  • 斗鸡走狗:指玩乐放纵的生活方式。
  • 利剑:锋利的剑。
  • 掊生:指劝酒。
  • 日者:指预测未来的人。

翻译

劝你喝酒,呼唤酒来。尚方提供的肉食可能有腌制的毒害,但天赐我酒,愿你长寿,用金制的酒杯祝酒。 你没看见汉朝的中郎将,在朝廷上公开批评丞相并被斥责,他宠爱的儿子在吴中逃脱了死亡的命运。 阿种这个人,劝你每天喝酒不要苛责,斗鸡走狗地嬉戏,否则利剑刺向你,你也无法抵抗。 哎,十七位客人,肩并肩跟随,劝酒的人预测不到生日,阿种真是好孩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劝酒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和对放纵生活的向往。诗中“尚方肉食有腊毒”一句,暗喻朝廷的腐败和危险,而“天赐我酒寿君金屈卮”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汉朝中郎将的描述,诗人暗示了对直言不讳者的敬佩和对权力斗争的厌恶。最后,诗人通过阿种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放纵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够享受生活而不受世俗束缚的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