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鞠歌赠刘叔芳

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 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他宅媚流光。绮襦珠络锦绣裆,草裀漫地绿色凉。 揭门缚綵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步矫且捷如凌波。 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只在当年旧城住,门前一株海棠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蹋鞠 (tà jū):古代的一种踢球游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芙蓉:荷花,这里指荷花形状的装饰物。
  • (rèn):缝制。
  • 满月轮:圆形的装饰物,比喻为满月。
  • 游丝:飘动的细丝,常指蜘蛛丝。
  • 绮襦 (qǐ rú):华丽的短上衣。
  • 珠络:缀有珠子的装饰。
  • 锦绣裆 (dāng):华美的裤子。
  • 草裀 (yīn):草席。
  • 揭门:打开门。
  • 缚綵 (fù cǎi):绑着彩带。
  • 观如堵:形容观众众多,像墙一样密。
  • 恰呼:正好呼唤。
  • 三三唤五五:形容人们相互呼唤,三五成群。
  • 低过不坠:形容踢球技巧高超,球低飞而不落地。
  • 蛱蝶 (jiá dié):蝴蝶的一种。
  • 燕回舞:形容动作轻盈,如燕子回旋飞舞。
  • 步矫且捷:步伐矫健而敏捷。
  • 凌波:形容行走水面,比喻轻盈的步伐。
  • 轻尘不上:形容动作轻盈,不扬起尘土。
  • 红锦靴:红色的锦缎鞋。
  • 扬眉吐笑:形容高兴的样子。
  • 颊微涡:脸颊上的小酒窝。
  • 江南年少:江南地区的年轻人。
  • 黄家: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姓氏。
  • 刘娘:可能是指诗中的女子。
  • 海棠树:一种观赏植物,花朵美丽。

翻译

踢球啊踢球,美丽的女子在美好的春天。用金刀剪裁芙蓉形状,缝制成满月般的装饰。 飘落的花瓣和游丝在长长的白日里,每年都在这宅子里欣赏着流逝的时光。穿着华丽的短上衣和缀有珠子的锦绣裤子,草席铺满地面,绿色清凉。 打开门,绑着彩带,观众多得像墙一样。正好呼唤着三五成群的人们。球低飞而不落地,踢得高高的,像蝴蝶窥视,燕子回旋飞舞,步伐矫健而敏捷,如同在水面上行走。 轻盈的步伐不扬起尘土,穿着红色的锦缎鞋,扬起眉毛,露出笑容,脸颊上有小酒窝。江南的年轻人,黄家的人,刘娘啊刘娘,你该怎么办呢? 只在你当年的旧城住,门前有一株美丽的海棠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位美丽女子踢球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和踢球技巧的高超。诗中“蹋鞠复蹋鞠”重复使用,增强了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踢球这一活动的乐趣。通过对服饰、环境和动作的细致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美感的春日画面。结尾处的“刘娘刘娘奈尔何”和“门前一株海棠树”则增添了一丝怀旧和哀愁的色彩,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