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妾妇词

君不见天宝时,云雨丧师君不知。宦官高力士,独为君言之。 力士忧国岂可卑?又不见,建炎春,盗炎真州君不闻。 宦官郤成章,上疏疵大臣。成章忧君君反嗔。于乎,咸淳师相势绝伦,襄樊蔽匿谁敢云? 漏语一杀宫中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
  • 云雨丧师:比喻战争失败,军队溃散。
  • 宦官:古代宫廷中被阉割的男性,通常担任内廷职务。
  • 高力士:唐代著名宦官,曾任内侍监,权势极大。
  • 建炎: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27年至1130年。
  • 盗炎真州:指建炎年间,真州(今江苏仪征)发生的一起盗贼事件。
  • 郤成章:南宋宦官,曾上疏批评大臣。
  • 疵大臣:指责大臣的过失。
  • 咸淳:南宋度宗赵禥的年号,公元1265年至1274年。
  • 师相:指当时的宰相,权势极大。
  • 襄樊: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南宋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
  • 漏语:泄露机密的话。
  • 宫中嫔:宫中的嫔妃。

翻译

你看不见在天宝年间,战争失败军队溃散,君王却不知情。宦官高力士,唯独向君王报告了实情。 高力士忧国忧民,他的地位怎能被轻视?又看不见,在建炎春天,真州发生盗贼事件,君王没有听说。 宦官郤成章,上疏指责大臣的过失。成章忧虑国家,君王反而生气。唉,咸淳年间的宰相权势无人能比,襄樊的困境谁敢说? 一旦泄露机密,宫中的嫔妃就会被杀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唐代和南宋两个时期的宦官行为,揭示了宦官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政治的影响。诗中,高力士和郤成章分别代表了忠诚和直言的宦官形象,而天宝和建炎两个时期的不同反应则反映了君王对宦官意见的接受程度。最后,通过对咸淳时期宰相权势和襄樊困境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信息封锁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