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咏贫士三首

· 虞集
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 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 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 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 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 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 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栈阁:古代在悬崖峭壁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
  • 堰水:筑堰拦水。
  • 旦暮:早晚,比喻时间短暂。
  • 阊阖:神话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 宿戒: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须守戒沐浴,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整洁心身,以示虔诚,称为“宿戒”。此处可能指准备或戒备。
  • :古代的一种鞋。
  • :价格,价值。

翻译

归途穿越蜀地,越过关陇,栈阁险峻如同登天。 前往越地,河济被隔断,只能在堰水之间筑堤拦水。 饥寒迫在眉睫,早晚之间,舟车无计可施,一片茫然。 东家有一位老者,想要离去却未曾明言。 早晨听完诏令,便唤马来到皇宫正门前。 童仆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争相在温暖的阳光下前行。 老者听闻后责备儿子:我为何要被你牵绊? 我的鞋子不值千金,我怎会有闲暇去怜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归途中的艰辛与决绝。通过栈阁、堰水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无奈。老者对儿子的责备,表达了他不愿被牵绊,追求自由的坚定态度。诗中“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一句,更是以鞋子不值千金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表明他不为物质所困,更注重内心的自由与安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老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